《苏菲的世界》随记(1)

自然派哲学家所提的问题与他们在物质世界观察到的变化有关。
赫拉克里特斯指的“神”,也即“普遍的理性”,认为“普遍的理性”知道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,和老庄思想中的道相似。
思想中总是会和所处的时代,周围的事物有联系,感觉总会带着时代的特质。这又是否能探寻到希望存在的某种永恒的理念?
苏菲再次试着引用自己的常识,而不去想她从别人那儿学到的知识。
如果因为某个哲学家的思想和现在发现的物理性质相符,就郑重其事地认为其比其他人更为高明,又怎能确定只是从如海的哲学思想中找到和物理最匹配的呢?
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。但大概不会来自感官封闭的“飞人”的内心吧?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外界的启发和影响的呀。
自然派的哲学家关切的主题是自然世界的本质,这使得他们在科学史上占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。而雅典的哲学家的兴趣主要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。当时,一个拥有人民议会与法庭等机构的民主制度正在雅典逐渐成形。
噢苏格拉底的说法是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,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,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,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。
西塞罗: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,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,并进入各个家庭,还迫使它审视生命、伦理与善恶。
我们之所以犯错,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何者是对的。那么意思是行为可以由绝对的理性力量来完全控制?
苏菲,如果你一直做一些自己深知不对的事,你还会活得很快乐吗?有很多人撒谎、舞弊、中伤别人,而他们本身也深深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或不公平的。你想这些人会快乐吗?前文才提到世界不同地区对赤裸的看法不同呀,一些地方习惯赤裸,一些地方以赤裸为羞耻,这是非不也受了社会文化的影响。
天为何会下雨?天空下雨真的有任何目的吗?
正在柏拉图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哲学与现代人不同,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我们不同。
对人类而言,人是神圣的。人本主义口号。
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。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,彼此相逢,彼此问候,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。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,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,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世上一般。
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。善恶乃是人类历史中不时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。
今天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使得许多人认为,技术革命乃是人类尝试调整自然环境的一种危险做法,而且已经失败,有人指出,这场革命最终将会走向失控的局面。比较乐观的人士则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科技的襁褓阶段,同时,尽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阵痛,但人类终将逐渐学习到如何控制大自然,而不致对环境构成威胁。
哥白尼在这本书出版当天就去世了。这个描述和说这本书在哥白尼去世当天才出版意义不大一样呢。
开普勒同时强调宇宙每个地方都适用同样的物理法则。
笛卡尔最终怀疑每一件事物。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走到这里就走不下去了。可是笛卡尔却设法从这个零点开始出发。他怀疑每一件事,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。当他怀疑时,他必然是在思考,而由于他在思考,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:Cogito, ergo sum.我思故我在。
这个会思考的“我”要比我们的感官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更加真实。
笛卡尔曾说,一个思考模式必须从最基础处开始建立。
休姆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。他认为除此之外,一切事情都有待证实。
这也是休姆的经验哲学的要点。他可能会说,那孩子还没有成为“习惯性期待”的奴隶。
我们几乎可以说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寻“白色的乌鸦”。
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们不要妄下定论。